繼第一批湖南雜交水稻稻種于2022年2月26日從株洲北鐵路發運至南沙港上船海運到西非尼日利亞后。3月2日,裝載著袁氏種業高科技有限公司第一批出口巴基斯坦的稻種從株洲北站駛出,為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鏈接亞非拉、服務全世界再添新成果。

據介紹,作為打造中非國際物流通道體系的創新之舉,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是中西部乃至全國對非物流的重要通道。通道以株洲為中心,建設往返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的鐵路貨運通道,并實現班列運行;與粵港澳大灣區港口群往返全球的海運航線無縫銜接,通過平臺合作方分布非洲的自營物流網絡,將通道服務延伸至非洲大陸腹地各國,輻射拉美、亞太、中東等地區。目前湘粵非鐵海聯運班列由株洲城發集團、廣州港集團和上海格林福德國際物流公司聯合組成的合資公司負責具體運營。


近年來,由于人口增長和氣候變化,給巴基斯坦的糧食安全帶來了新的挑戰。盡管巴主要糧食實現自給自足,但仍有近37%的人存在糧食不安全,存在的主要問題是糧食獲取和供應。袁氏種業以袁隆平院士為旗幟,以國家雜交水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華東分中心為依托,通過自主研發、創新和有償引進等方式,采取常規育種和分子育種等方法,不斷選育高產、優質、多抗雜交水稻新品種,充分發揮和廣泛利用我國在雜交水稻領域的綜合優勢,服務于國內、國外市場。踐行著袁隆平院士的“推廣雜交水稻 ,造福世界人民”理念,本次袁氏種業高科技有限公司出口的稻種給巴基斯坦人民的糧食保障打上一針強心劑。

該列貨主原采用江海聯運方式交付港口上船,但由于稻種對運輸時效要求高,品質無法保證。湘粵非運營平臺主動對接貨主,提供解決方案,采用株洲-南沙港-卡拉奇港的鐵海聯運服務,全程運輸時間可以減少12天左右。后續將會繼續通過湘粵非鐵海聯運通道,發往尼日利亞、馬達加斯加、菲律賓、印尼、越南等亞非拉地區和國家。
據悉,首列稻種預計于3月27日抵達巴基斯坦卡拉奇港,再轉運至巴基斯坦收貨倉庫。